一、懸折門蝸桿傳動原理:
懸折門傳動機構由蝸輪和蝸輪組成,蝸桿通常是主動部件。蝸桿上只有一條螺旋線,也就是蝸桿旋轉一周,渦輪機轉動一顆牙齒,如果蝸桿上有兩條螺旋線,就叫雙頭懸折門蝸桿,即蝸桿旋轉一周,渦輪機轉動兩齒。
懸折門蝸桿傳動原理是一種在空間交錯的兩軸之間傳遞運動和動力的傳動機構。兩個軸之間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常用的角度是90°。蝸桿驅動用于在交錯軸之間傳遞運動和動力。
1、傳動比大,結構緊湊。懸折門蝸桿頭數用Z1表示(一般用Z1≤1≤4表示),蝸輪齒數用Z2表示。從傳動比公式I=Z2/Z1可以看出,當Z1≤1,即蝸桿為單頭時,蝸桿在轉動前必須轉動Z2旋轉蝸桿,從而獲得較大的傳動比。一般情況下,在功率傳輸中,傳輸比I≤10≤80;在分選機構中,I可達到1000。如此大的傳動,如齒輪傳動,需要多級傳動,所以蝸桿傳動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
2、傳輸穩定,無噪聲。由于懸折門蝸桿齒是一個連續的螺旋齒,與蝸輪齒嚙合時是連續的,懸折門蝸桿齒不進入或退出嚙合過程,工作穩定,沖擊、振動和噪聲相對較小。
3、自鎖。當懸折門蝸桿的螺旋角很小時,蝸桿只能驅動懸折門蝸桿傳動,而蝸輪則不能帶動蝸桿轉動。
二、懸折門無線電路的調試
先調發射機載頻振蕩器,高頻扼流線圈RFC及晶振B暫不裝上,使C4對地短路。調節R3阻值,使VT1的集電極電流為12mA,然后裝上晶振B,此時電流會增至15mA左右,否則應仔細調節L1的磁芯,電路起振為止,去掉C4短路線。
下一步將發射機天線靠近接收機,接通通控開關S,微調發射機和接收機中線圈的磁芯,耳機中能聽到清晰的工頻聲為止,然后拉開兩機距離,再進一步細調。其余電路無須調試,裝好后正常工作。